关于我们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技术
成果领域: 新材料
推广方式: 整体转让(技术买断),技术许可,合作开发,技术入股(股权合作)
成果归属企业: 广西师范大学
成果鉴定时间:
成果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重要的新能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偏低(372 mAh/g),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发高容量、循环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是提高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重要途径。锡基材料较高的理论容量和丰富的自然储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替代品。然而,这类材料在锂化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限制了其商业化的发展。如何解决材料的体积膨胀是锡基负极材料商业化的瓶颈。 本项目技术采用商业化的制备方法通过材料之间的协同效应对锡基材料进行改性。在不影响锡基材料容量发挥的前提下,通过引入粒子增强剂增强基质强度、包覆金属粒子提高材料界面稳定性、添加碳源增强材料导电性的方法,获得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从而限制了材料的体积膨胀,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3.0 A/g电流下800次容量依然保持有698 mAh/g,是商业化石墨容量的1.9倍,具有超高的容量发挥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符合商业化应用的要求。
成果应用案例介绍
联系方式
电话/微信: 13822630888
0.115055s